云朵玫瑰
含  有  精  油  的  玫  瑰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二维码 678
发表时间:2019-05-16 14:14作者:农科专家在线来源:今日头条
文章附图

“农科专家在线”就报告围绕的主题

以及亮点采访了梅旭荣副院长

本期专家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梅旭荣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旱作农业首席科学家,作物高效用水与抗灾减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守好“三农”战略后院,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坚实基础。

5月1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报告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农业产业发展背景的基础上,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评估了农业政策调整和外界冲击对农业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农科专家在线”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对报告及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干货满满,以飨读者。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会议现场

贡献1/4GDP和1/3就业 中国农业“压舱石”作用明显

2017年我国农业—食物系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3.3%;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27.0%,农业—食物系统的就业比重达36.7%,农业的“压舱石”作用明显。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2017年中国农业和农业—食物系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农业劳动力“蓄水池”效应显著

农村一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可释放0.14%的农业—食物系统劳动力和0.42%的第二产业劳动力,带动第三产业就业增加0.12%,全社会就业增加0.04%。农业—食物系统劳动力的生产率提高,就业稳定性较强,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路径畅通。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一二产融合发展模拟方案下的劳动力就业弹性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重点

报告评估了产业兴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农村一二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单位,GDP将增长3.32单位,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后院”。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不同产业兴旺模拟方案的GDP乘数效应

“以肉换粮”进口政策可行性

2018年8月初,中国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并不断延续,报告认为,此次非洲猪瘟疫情,我国生猪产业可能转危为机,推动国民肉食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假定母猪存栏、商品猪存栏和居民消费同时下降的情况下,以猪肉进口满足国内需求,非洲猪瘟疫情将导致国内猪肉产量下降10.3%,进口增加2.19倍,达到496万吨

梅旭荣|《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19》新鲜出炉,亮点多多抢先看!


从粮食安全角度看,猪肉净进口量增加将减少稻谷、小麦、玉米、豆粕等饲料粮的需求。测算显示,当中国猪肉进口量由155万吨增至496万吨时,粮食净进口量可减少1339万吨,自给率将从83.5%提升至85%。

从生态环境效益看,“以肉换粮”可有效减少国内生猪养殖污染排放。报告测算,进口496万吨猪肉相当于将减少380.7万吨化学需氧量(COD)排放。

从国际市场看,世界猪肉贸易量呈上升趋势,主要进出口国家分布较为分散,中国猪肉进口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进口来源国分散,中国增加猪肉进口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空间。报告也提出,要严控猪肉进口对国内生猪养殖产业链的冲击,适当增加牛羊肉进口。

农业产业竞争力换农民收入

现行农业政策:在保障粮食安全前提下,将提高农民收入摆在优先位置。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过快是造成我国农业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7年我国三种粮食每亩土地成本达到216元,较2004年增长了3倍;人工成本为428元,较2004年增长了2倍。我国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已远高于美国等国家。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和单位换算,2017年美国小麦每亩人工成本仅为24元,相当于我国小麦每亩人工成本的6.7%;美国小麦每亩土地成本为70元,相当于我国的33.8%。

但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可以转化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现行的农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粮食生产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降低了粮食的市场竞争力,但在保障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远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农民收入的根本路径。

中国农业科学院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

编辑整理|海燕 丹丹 陈莹

摄影|陈莹

专家介绍

梅旭荣研究员长期从事我国北方干旱缺水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科学研究,重点聚焦农作物水分生理生态、生物性节水理论与技术、旱作农业与节水农业模式等领域研究。

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完成旱作农业领域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863计划、水体污染治理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和课题20余项,完成的“旱作农业关键技术及集成应用”等3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发表学术论文150 余篇,出版专著15部。

1999年入选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是农业农村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农业科学院节水农业杰出岗位一级人才, 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2020 云朵玫瑰/成都鹏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蜀ICP备09027847号-2 ,蜀ICP备09027847号-7
成都高新区天府二街中国水电大厦5楼
大马士革玫瑰,云朵玫瑰,玫瑰花茶,玫瑰护肤品,玫瑰精油,玫瑰酒
华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云朵玫瑰集团
扫码关注
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