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生活最残酷的真相:你为什么碌碌无为? 二维码
37
发表时间:2021-09-27 09:30 ![]() 面包和水满足生存,成长满足生活。 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叫《差馆》。 “差馆”在粤语中指派出所,《差馆》拍的就是广州一个火车站的公安局。 纪录片的镜头里有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来来去去,展现着最真实的日常。 这里面有拾荒老人,有卖饼的小贩,还有带着孩子的单亲父亲。 而他们的日常概括起来却只有两个字:生活。 ![]() 1. 什么是生活? 片子里有为了几百个矿泉水瓶被偷,而报案的人, 也有为了让孩子吃饱,铤而走险偷东西的人, 在他们看来,生活就是面包和水,人得吃得喝。 ![]() ![]() 古埃及法老普萨美提克做过这样一个残忍的实验: 他将两个婴儿交由一个牧羊人扶养, 除了保证吃喝,不允许牧羊人教婴儿任何事,包括说话。 结果18年过去了,这两个孩子除了身体长大,行为模式却依旧与婴儿无二。 ![]() 你看,吃喝不过是生活的最基本保障,那到底是什么让火车站的人们终日为生活奔波而无法逃离呢? 答案是成长。 2. 要知道,成长是一个人仅次于呼吸的刚需。 来到这个世界,同样的光溜溜, 有的人最后走向成功,成为社会名流, 而有的人只能在火车站,找着面包填着肚子, 产生差异关键,就在于很多人没有把成长看作刚需。 ![]() 我们不妨做个小实验,你在商场找100个人, 问他们一句话:是喜欢花钱还是喜欢赚钱, 我相信100个人的回答都会是:花钱。 ![]() 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都喜欢“马上生效”,甚至“感觉不能马上生效”就立即放弃。 花钱就是“马上生效”,马上就能带来快乐。 而成长恰恰就是需要耐心和积累,不能马上生效,以至于让人忽视了对它的需求。 不会成长的人,不过是将日子过了一千遍,一万遍, 终日拘泥于吃喝,而失去了改变的机会,碌碌无为。 3. 有人不愿通过成长改变,就有人将成长当做呼吸一般坚持。 袁隆平一生都在与杂交水稻打交道, 而从一个农学生,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走了几十年,一辈子。 ![]() 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她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创制新型抗疟药,挽救无数人生命, 而她也用了几十年,才攻克这个难关,让世界念出她的名字。 ![]() 云朵玫瑰,引进之初只是拥有300年优质玫瑰基因, 如今能够遍布西藏,古浪等生态环境脆弱之地,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助力, 而云朵玫瑰能够有如此成就,也是靠的十几年来不懈的研究攻关。 ![]() 所以,即使当下时代谁都想享受生活,甚至做着一日暴富的美梦, 但成功却没法走捷径,有的只是成长中的一步一个脚印, 你将成长当做刚需,不断坚持, 成长就会报你以玫瑰,带来人生的芬芳。
文章分类:
花粉学堂
|